心经——现代篆刻艺术展现场(视频截图)
近日,心经——现代刻字艺术展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东厅开幕。现场展出的53幅现代刻字作品由西安市书法家协会书刻委员会主任安木及五名助手历时三年创作完成。作品的文本部分取材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260字。吴三大、茹桂、钟明善、赵振川、王西京等陕西115位书画艺术家贺展,题贺作品同厅展出。这也是西安市首次举办个人现代刻字艺术展。
在与观展嘉宾和观众的交流中,作者安木表示,自已对现代刻字艺术的专注源于自己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如何实现对接的长期关注。“传统与现代全部对接不可能,但到底我们能做到多大程度的对接,而且能让大家在感情上接受,这是一个大的课题”。在安木看来,现代刻字艺术是一种可以在“本土”和“当代”之间建立这种“连接”的艺术形式。
把实用装饰木刻提高到艺术的境界,赋予古老汉字现代性。对于这样的艺术探索,安木坦言“一定会有风险。很可能得不到很多人的支持,缺乏受众。不过,我想做任何事都会有这样的问题。对新的东西接受是需要有个过程”。
“起初,业内也有不少人对现代刻字是否能称为艺术表示怀疑。在他们看来现代刻字只是一种工艺,而非艺术。这些人中也有跟了我多年的我的学生,开始他们也不接受、不认可。但是今天与心经作品同厅展出的115位陕西书画家的贺作已经能够说明现代刻字作为一种艺术门类得到了陕西艺术界的认可”。
谈到现代刻字的艺术价值,安木说,在传统的篆刻艺术中,很精彩的刻制和雕琢部分由于欣赏时印在纸上,无法欣赏。这使原本精彩的部分成为尴尬的部分。而在现代刻字艺术中可以通过叠加、排叠,进行立体性的表述。尽管对文字的识读会有问题,但图式很亲切,能与现代家居环境直接连接。这方面传统字画实现起来就要困难的多。
“创作过程常有穷途末路之感,也有柳暗花明之快”。谈及创作中的困难。安木表示除了观念和接受的问题,也有技术实现的难度。由于是视觉艺术,形式是最难的。作为内容取材于《心经》的一组作品,文序前后有连贯关系,很多的结构对造型不支持,构图部分缺乏协调性,但又无法回避。同时,也由于现代刻字艺术是三维的,自己30多年的二维篆刻经验失效。想的很好,出来不是那么回事。创作稿子用掉了十几刀纸。此外,从两维到三维,使用的工具也变了,还有以前创作不曾遇到的颜色的问题……“创作中常会有一种强制感,会比较痛苦,但完成了也会痛快”。
“不思考是不行的,思考后还要有行动”。安木极为重视思考和创新的价值。据安木介绍,现代刻字艺术源自日本和韩国,但现代刻字艺术表现对象毕竟是汉字。作为汉字的主人,我们用本土文化重新进行转化的时候,感情的注入是他们无能为力的。日本和韩国由于工业基础的原因在工艺和展出形式上是要优于我们。他们的受众也是我们目前无法达到的。但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在“连接”传统与现代的努力中,安木极为重视思考和创新。这一点不只体现在创作理念上,也体现在展出的形式上。从文本选择体现佛教对人的关怀、展厅布置体现传统书画的互动,到今年3月在青龙寺举行的纪念空海活动、4月心经作品赴日本唐招提寺出席纪念鉴真大师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安木希望以这些新的形式带动年轻人的关注,引发思考,也让更多的人对中国现代艺术有所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