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芹斋(1880-1957)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中国艺术品商人
卢芹斋(1880-1957)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中国艺术品商人。他在巴黎拥有一座非比寻常的艺廊,现在叫做“巴黎红楼”。
中国艺术品商人卢芹斋曾在巴黎、纽约、上海和北京都开有画廊。从20世纪头10年直到40年代,他总是语带神秘地讲到自己结交的那些能从乡下搞到艺术品的“朋友”,一面调整着聚光灯的角度,照亮出售的石佛头像和白玉碗。
他的客户,既有像摩根家族(Morgans)和洛克菲勒家族(Rockefellers)这样的精英、也包括像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和波士顿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这样的艺术机构。他不断地向买家推荐他的展品目录,也帮助他们出版个人藏品的手册。
他承诺会保守交易保密。“我会为你保留这些艺术品:听到你的消息之前,我不会和任何人讨论或给任何人发照片。”他在1922年给波士顿艺术博物馆一位策展人的信中这样写道。当时,他正劝说该馆花费2.5万美元购买一件6世纪的石灰岩石碑,上面勾勒有佛教神明的形象。
佳士得拍卖行(Christie‘s)曾在纽约举行了名为“知识的追求:亚洲艺术品参考书(包括卢芹斋收藏艺术文献)”的专拍会,拍卖这位经销商收藏的一小部分研究资料。预计大部分拍卖文献的价格都在1000美元以下,包括了中国皇室和欧洲及美国贵族的绘画、铜器、陶瓷、石雕和玉雕艺术品。
这些文献还记录了许多古墓和庙宇。有人说这是卢芹斋在他的文物艺术品生涯中盗掘、盗窃过这些古墓和庙宇。事实上,1957年去世的卢芹斋,至今在中国仍饱受争议。
“大部分中国人对他的评价都很负面。”华盛顿弗利尔/赛克勒美术馆(Freer/Sackler museum)中国艺术专家王伊悠(Daisy Yiyou Wang)说道。她曾以卢芹斋为主题撰写论文。他经手的艺术品,像壁画、寺庙雕像和新近出土的铜器现在已难以合法出口。
然而,卢芹斋坚称,中国政府并未对古迹加以保护,艺术品在别的地方会更安全。他在1931年的随笔里写道, 西方收藏家是“出于审美鉴赏和后世的科学研究目的,在保护文物。”
因为这种有意思的矛盾性,所以“他的形象非常复杂,”王伊悠说。她曾经采访卢芹斋的后人,最近,她得知卢芹斋曾准备在泰坦尼克号(Titanic)的处女航中推销自己的艺术品,但因为赶往港口时迟到而错过了登船的时间。
卢芹斋的家人卖掉了他在巴黎的画廊,那是一座20世纪20年代的饰以漆板的红楼,位于第八区。经过重新修葺后,它变身为巴黎红楼(Pagoda Paris)艺术馆,于10月12日重新开放。艺术馆展出了亚洲当代艺术品和老式纺织品。最终,这里还会举办拍卖预览和其他展览活动。
红楼的负责人杰奎琳·冯·哈默斯坦·洛克斯顿男爵夫人(Jacqueline Baroness von Hammerstein-Loxten)在最近的电话采访里说,卢芹斋善于激起西方人对亚洲文化的兴趣,她对这种能力极为钦佩。凭借一腔热忱和过人的技巧,他在一片双斜坡建筑中间树立起一座别致的红楼。“在巴黎,这个区是很保守的,像红楼这样的建筑可谓闻所未闻,”她说。
卢芹斋的大部分馆藏都保留在巴黎红楼。(佳士得拍卖行的拍卖品属于卢芹斋艺术馆的一位继任者弗兰克·卡罗[Frank Caro])。参观卢芹斋留在红楼的书籍,信件和照片需要预约。
接下来的几天里,纽约将展出卢芹斋的藏品。苏富比(Sotheby‘s)和佳士得拍卖行提供了他经手的铜器、陶瓷和玉质器皿。本周二,纽约大学古代世界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the Ancient World)举行了一场名为“古代的回音:响堂山佛教石窟寺”的展览,展览中有卢芹斋卖出的六世纪佛像和残片,它们都出土自中国北方的考古遗址。(据《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