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画网

佛教艺术品
收藏门户网站

西藏罗布林卡内壁画:历史与佛教的传说

西藏的绘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在继承藏族传统艺术的同时,又汲取、融汇了印度、尼泊尔和祖国内地等的艺术精髓。经过长期的实践与发展,形成了以藏传佛教为主要表现内容的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风格。在西藏,佛教寺院壁画的绘制,从来就被视为一项神圣、崇高、富于智慧创造的技艺。在画师的认知中,通过绘制壁画这样善业可达到信仰的崇高境界,所以他们表现出极大的热忱。可以说,画师们是藏民族审美意识的忠实表达者,通过他们的艺术实践,西藏艺术以壁画、唐卡等形式尽显高原美轮美奂的精神世界。

在西藏艺术的海洋里,罗布林卡犹如一座绘画的王国,其画风集中体现了西藏绘画艺术中勉唐画派的特征。勉唐画派由15世纪出生于藏南洛扎地方的勉拉顿珠所创立。这一画派以拉萨为中心,主要流行于西藏中部地区,是西藏著名的三大绘画流派之一,也是西藏近代影响最大的绘画流派。其特点是:画风严谨细腻;注重景物的描绘;线条工整汉畅;色调变化丰富、活泼鲜亮;题材丰富多样。罗布林卡的诸多殿堂荟萃了18至20世纪这一画派的精华,尤其是达旦明久颇章。


罗布林卡宫(图片来源:资料图)

达旦明久颇章(宫殿)建于1954至1956年,是罗布森卡最宏伟的建筑之一,也是罗布林卡内最后建成的宫殿,故俗称为“淅宫”。达旦明久颇章坐北朝南,是一座二层的藏式平顶建筑,家具陈设既具有民族韵味又透露着浓郁的现代气息,壁画更是特色独具,尤其是达旦明久颇章的“斯喜堆古”殿的墙面上满绘如青山绿水般的巨幅壁画,将西藏历史展现得生动活泼、淋漓尽致。

这组壁画绘制于1956年,是西藏勉唐画派著名画师甘丹康桑o索朗仁青为主画师,著名画师仲朵确巴康o哲第为副主画师等三十余名画匠绘制而成。以连环画的形式收录了西藏古往今来的重大事件,由301段文字说明和246幅画面组成,反映了藏族起源的美妙传说,西藏地方各代政权的兴衰,佛教的传入及其各派系的形成,源远流长的汉藏亲密关系,各世达赖喇嘛的传略等,充分体现了藏民族据史作画,以画言史的传统。

罗布林卡的这组壁画是以古代西藏历史绘画为蓝本,并延伸至近代历史的巨幅壁画,堪称迄今为止西藏最完整的历史壁画,画面采用天然矿物颜料,以青绿色为主调,辅以红、白、黄、蓝等多种色彩,色彩因此鲜亮活泼。其以连环画的形式,会制于“斯喜堆古”殿西、西北、东北、东四面墙壁上。自左至右,自上而下的顺序排列。每幅画面均有藏文注解,有史书之功效。画面间以“之”字形的小山丘相隔,既独立成幅,又让故事情节连续自然。整组壁画自西墙开始,至东墙结束,每面墙壁的内容有明显的时间段。西壁至西北壁绘制了藏传佛教前弘斯的内容,东北壁反映的是藏传佛教后弘斯的崆不壁集中表现的是历代达赖融嘛的传记。在表现一些重大政教盛事,如文成公主进藏、大昭寺的兴建、莲花生大师入藏、桑耶寺的兴建、刺杀朗达玛、迎请阿底峡大师、宗喀巴大师感召的祈愿大法会、五世达融喇嘛觐见顺皇帝、十三世达赖喇嘛觐见慈禧太后等,则采用了大手笔的刻画,画面错落有致而富于变化,人物轻盈优美。在描刽就物上运用“散点透视”的时空意识穿插花草树木、楼阁庙宇。基于勉唐画派的理论,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绘制。首先,人物刻画细腻,注重从形象、神态、姿势等方面着手,形名胜生动地表现出人物内心的变化。其次,用写实的技法绘制地域、宫殿、房屋、服饰和节日仪式场景。最后,融传统绘画与内地山水画技法为一体,描绘山川湖泊、岩石瀑布、雪山草甸、森林山丘、花草树木及灵禽瑞兽,使画面置身于美的境界,同时,大量采用传统的装饰图案,使画面鲜亮活泼、色彩斑谰。

除此之外,达旦明久颇章的这组西藏历史壁画在内容上还具有以下特点:

世俗与宗教历史尽显壁画

西藏古代历史无法撇开佛教单独而论,两者都不可孤立存在,此毋庸讳言。达旦明久颇章的这组西藏历史壁画,采用的即以藏传佛教发展为线索,贯穿整部西藏地方史。可以说它既是西藏地方历史的缩影,又是藏传佛教发展史。内容包括藏族起源,吐蕃时代,藏传佛教的前后弘期,藏传佛教各教派兴起和地方政权更替,宗喀巴的宗教改革和格鲁派的创立,政教合一制度的顶峰,西藏的和平解放等。

从总体上看,一切宗教艺术的本质,都是服从于宗教的,西藏的壁画当然也不例外。佛教寺庙壁画的功用,决定着其形式的发展。西藏的佛教造像、绘画的目的,在于供宗教崇拜者修止观瞻,可以简称为“修观”,实际上就是用“观”的方法,来断灭造成生死诸苦烦恼的根源,达到“离欲寂静”、“断欲去爱”,超脱于生死轮回之外的涅架精神境界,这就是“止”、“静心”。可知西藏佛教壁画的缘起,在宗教意义上也应与“修观”密切相关。藏传佛教历来以善用图案学弘扬教义而着称,除了用于“观修”诸上师、本尊、佛、菩萨、度母、护法等,以达到积累善业的作用之外,还兼具了教科书的功用。

  

西藏的绘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在继承藏族传统艺术的同时,又汲取、融汇了印度、尼泊尔和祖国内地等的艺术精髓。经过长期的实践与发展,形成了以藏传佛教为主要表现内容的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风格。在西藏,佛教寺院壁画的绘制,从来就被视为一项神圣、崇高、富于智慧创造的技艺。在画师的认知中,通过绘制壁画这样善业可达到信仰的崇高境界,所以他们表现出极大的热忱。可以说,画师们是藏民族审美意识的忠实表达者,通过他们的艺术实践,西藏艺术以壁画、唐卡等形式尽显高原美轮美奂的精神世界。

在西藏艺术的海洋里,罗布林卡犹如一座绘画的王国,其画风集中体现了西藏绘画艺术中勉唐画派的特征。勉唐画派由15世纪出生于藏南洛扎地方的勉拉顿珠所创立。这一画派以拉萨为中心,主要流行于西藏中部地区,是西藏著名的三大绘画流派之一,也是西藏近代影响最大的绘画流派。其特点是:画风严谨细腻;注重景物的描绘;线条工整汉畅;色调变化丰富、活泼鲜亮;题材丰富多样。罗布林卡的诸多殿堂荟萃了18至20世纪这一画派的精华,尤其是达旦明久颇章。

达旦明久颇章(宫殿)建于1954至1956年,是罗布森卡最宏伟的建筑之一,也是罗布林卡内最后建成的宫殿,故俗称为“淅宫”。达旦明久颇章坐北朝南,是一座二层的藏式平顶建筑,家具陈设既具有民族韵味又透露着浓郁的现代气息,壁画更是特色独具,尤其是达旦明久颇章的“斯喜堆古”殿的墙面上满绘如青山绿水般的巨幅壁画,将西藏历史展现得生动活泼、淋漓尽致。

 

罗布林卡湖新宫中的措吉颇章

这组壁画绘制于1956年,是西藏勉唐画派著名画师甘丹康桑o索朗仁青为主画师,著名画师仲朵确巴康o哲第 为副主画师等三十余名画匠绘制而成。以连环画的形式收录了西藏古往今来的重大事件,由301段文字说明和246幅画面组成,反映了藏族起源的美妙传说,西藏地方各代政权的兴衰,佛教的传入及其各派系的形成,源远流长的汉藏亲密关系,各世达赖喇嘛的传略等,充分体现了藏民族据史作画,以画言史的传统。

罗布林卡的这组壁画是以古代西藏历史绘画为蓝本,并延伸至近代历史的巨幅壁画,堪称迄今为止西藏最完整的历史壁画,画面采用天然矿物颜料,以青绿色为主调,辅以红、白、黄、蓝等多种色彩,色彩因此鲜亮活泼。其以连环画的形式,会制于“斯喜堆古”殿西、西北、东北、东四面墙壁上。自左至右,自上而下的顺序排列。每幅画面均有藏文注解,有史书之功效。画面间以“之”字形的小山丘相隔,既独立成幅,又让故事情节连续自然。整组壁画自西墙开始,至东墙结束,每面墙壁的内容有明显的时间段。西壁至西北壁绘制了藏传佛教前弘斯的内容,东北壁反映的是藏传佛教后弘斯的崆不壁集中表现的是历代达赖融嘛的传记。在表现一些重大政教盛事,如文成公主进藏、大昭寺的兴建、莲花生大师入藏、桑耶寺的兴建、刺杀朗达玛、迎请阿底峡大师、宗喀巴大师感召的祈愿大法会、五世达融喇嘛觐见顺皇帝、十三世达赖喇嘛觐见慈禧太后等,则采用了大手笔的刻画,画面错落有致而富于变化,人物轻盈优美。在描刽就物上运用“散点透视”的时空意识穿插花草树木、楼阁庙宇。基于勉唐画派的理论,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绘制。首先,人物刻画细腻,注重从形象、神态、姿势等方面着手,形名胜生动地表现出人物内心的变化。其次,用写实的技法绘制地域、宫殿、房屋、服饰和节日仪式场景。最后,融传统绘画与内地山水画技法为一体,描绘山川湖泊、岩石瀑布、雪山草甸、森林山丘、花草树木及灵禽瑞兽,使画面置身于美的境界,同时,大量采用传统的装饰图案,使画面鲜亮活泼、色彩斑谰。

除此之外,达旦明久颇章的这组西藏历史壁画在内容上还具有以下特点:

世俗与宗教历史尽显壁画

西藏古代历史无法撇开佛教单独而论,两者都不可孤立存在,此毋庸讳言。达旦明久颇章的这组西藏历史壁画,采用的即以藏传佛教发展为线索,贯穿整部西藏地方史。可以说它既是西藏地方历史的缩影,又是藏传佛教发展史。内容包括藏族起源,吐蕃时代,藏传佛教的前后弘期,藏传佛教各教派兴起和地方政权更替,宗喀巴的宗教改革和格鲁派的创立,政教合一制度的顶峰,西藏的和平解放等。

从总体上看,一切宗教艺术的本质,都是服从于宗教的,西藏的壁画当然也不例外。佛教寺庙壁画的功用,决定着其形式的发展。西藏的佛教造像、绘画的目的,在于供宗教崇拜者修止观瞻,可以简称为“修观”,实际上就是用“观”的方法,来断灭造成生死诸苦烦恼的根源,达到“离欲寂静”、“断欲去爱”,超脱于生死轮回之外的涅架精神境界,这就是“止”、“静心”。可知西藏佛教壁画的缘起,在宗教意义上也应与“修观”密切相关。藏传佛教历来以善用图案学弘扬教义而着称,除了用于“观修”诸上师、本尊、佛、菩萨、度母、护法等,以达到积累善业的作用之外,还兼具了教科书的功用。

分享:

相关推荐